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,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,而每種補血藥隻能對特定類型的貧血産生作用,對其他類型則無效,所以,在補血前一定要找出貧血的病因,合理用藥。
(1)營養不良性貧血 飲食失調、減肥或長期腹瀉的人群易發生,有疲勞、倦怠、頭發易脫落和頭暈耳鳴等症狀。經調節飲食,避免營養丢失後一般均會好轉。
(2)缺鐵性貧血 在女性和兒童中多見,因食物中含鐵量豐富,體内的鐵元素也可反複利用,但是孕婦、經期婦女和成長期兒童會因對鐵的需求增多而導緻缺鐵性貧血。另外,結核、胃酸缺乏引起吸收減少、嗜茶和咖啡導緻丢失也是其原因。治療的方法就是補充鐵劑,常用的有硫酸亞鐵、右旋糖酐鐵、富馬酸亞鐵等。一般血紅蛋白正常後,仍需服用2~3個月,這是為了恢複體内的鐵儲存。
(3)再生障礙性貧血 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,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減退或衰竭引起,常伴有白細胞和血小闆的減少。包括病因治療、支持治療和促進骨髓造血。雄激素是促骨髓造血藥中的首選,包括甲氧雄烯醇酮、丙酸睾酮、苯丙酸諾龍和達那唑等,對慢性再障有效,停用後易複發,但複發後再用仍可有效。免疫抑制劑,适用于年齡較大或無供髓者的嚴重再障,常用抗胸腺球蛋白和抗淋巴細胞球蛋白,療效顯現較慢,有效者可獲長期生存,不良反應較多。還有一些造血細胞因子和激素的聯合治療及中藥治療等。
(4)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由于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,補充一定量的葉酸即可。亞葉酸鈣還可作為抗葉酸代謝藥(如甲氨蝶呤等)的解毒劑。
(5)溶血性貧血 多見于感染、藥物中毒或食用蠶豆後發生,常伴有黃疸和血紅蛋白尿,首先解除原發病因,必要時輸血。
(6)地中海貧血 是一類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,輸血治療的同時應用鐵螯合劑,以減少鐵血黃素的沉着。